党群工作
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规章制度 >> 正文

重庆理工大学教师党支部建设标准

2023年04月21日 09:48  点击:[]

重庆理工大学教师党支部建设标准

重理工委发〔2018〕50 号

一、总则

1.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学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标准。

2.学院教师党支部外的其他教工党支部参照执行。

二、党支部设置

3.优化设置模式。凡有教师正式党员 3 人以上的单位,均应建立教师党支部。正式党员不足 3 人的,可与业务相近的教学科研单位联合成立党支部,也可成立联合党支部。

4.规范组建方式。一般按学院内设的教学科研机构设置教师党支部。探索依托重大项目组、学科组、课题组、创新团队、科研平台等设置教师党支部。合理控制教师党支部党员人数规模,一般在 30 人以内。

三、支部委员会建设

5.委员会职数。党员 7 人及以上的党支部设立支部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设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党员不足 7 人的支部,一般不设支部委员会,设书记 1 人,必要时可增设副书记 1 人。

6.委员会任期。教师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 3 年,应坚持按期换届,二级党组织一般应提前 6 个月以书面发函通知等形式提醒做好换届准备,党支部一般提前 4 个月向上级党组织书面报送换届请示。任期内党支部委员出现空缺时,应及时补选。

7.“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 培育工程。“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原则上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学校党委每年至少组织 1 次支部书记全覆盖培训。

四、党员发展及教育管理

8.发展党员工作。积极引导非党员教职工向党组织靠拢,认真研究提出发展党员计划,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养工作。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标准,规范程序,完善材料,保证质量。突出抓好发展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入党。

9.党员教育培训。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教育管理党员的主体作用, 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制定党员教育培训 计划,党员每年至少参加 1 次集中学习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 32 学时。突出党性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经常性教育有措施,集中培训有记录。

10.党费收缴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党费收缴,及时核定党员交纳党费具体数额并健全党费台账,党员自觉按时足额交纳党费。正确履行困难党员党费减免的批准程序。每年 1 月和 7 月,向支部党员公示 1 次党费收缴情况。组织关系管理。加强对新进人员的教育管理。每年 9 月对党员组织关系进行 1 次集中排查。党员组织关系、入党积极分子接续培养转接工作规范,积极推进党员组织关系网上转接。

11.流动党员管理。每学期开展 1 次流入、流出党员情况排查, 积极开展流动党员网上登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管理措施要落实到位。

12.党内激励关怀。落实学校开展的党内表彰活动,做好评选推荐等工作。动态建立困难党员台账,定期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及时了解并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困难党员情况。

五、组织生活

13.三会一课。严格落实《中共重庆理工大学委员会关于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规定》。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 1 次,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 1 次,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 1 次,党支部书记每学期至少讲 1 次党课。

14.支部主题党日。党委组织部制定下发支部主题党日指导性主题,提出学习讨论篇目和组织生活基本内容,增强支部主题党日计划性和系统性。每月相对固定时间,每次确定主题,组织教师党员定期开展“三会一课”、集体交纳党费、走访慰问党员、党员志愿服务、革命传统教育等活动。

15.专题组织生活会。每年至少召开 1 次专题组织生活会,会前认真组织学习、广泛听取意见、深入交心谈心,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查摆问题、深刻剖析根源、明确整改方向,会后逐一整改落实。教师党支部中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参加班子民主生活会的同时,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

16.谈心谈话。组织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做到支部委员之间必谈、支部委员与每位党员必谈、支部委员与党外教师必谈。谈心谈话要坦诚相见,既要交流思想,又要听取意见,指出问题和不足。

17.民主评议党员。每年开展 1 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开展党性分析,对党员进行评议,确定评议等次。按相关规定,稳妥慎重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有关工作。

18.组织生活创新。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和党员群体特点,注重运用“两微一端”等信息化手段,采取“微党课”、网上组织生活等形式,不断提高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六、作用发挥

19.强化政治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把政治方向放在支部建设首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格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0.团结凝聚服务教师。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建设相结合,把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的灵活方式相结合,把解决教师思想问题和解决教师实际困难相结合,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健全党内外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使党支部成为团结凝聚教师的坚强堡垒。促进学校、学院中心工作。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决策部署, 重大决策党内先讨论、重大政策党员先知情,教育引导教师党员在日常工作中亮身份、立标尺、树形象,带头攻坚克难,引领带动全体教师积极投身学校改革发展。

七、工作机制

21.民主议事机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支部委员会议事规则健全。支部党务公开制度健全规范,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渠道畅通,党员民主权利有效落实。

22.参与决策机制。支部参与研究讨论所在行政组织相关改革发展与建设规划、工作计划、评先选优、晋职晋级等重要事项;涉及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的事项,要征求党支部意见。

23.协调运行机制。设委员会的支部委员分工合理,职责明确。不设委员会的支部负责人支持所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组织行政工作,沟通协调顺畅。

24.责任落实机制。把党支部考核实施办法落到实处。

25.联系服务机制。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服务承诺、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活动。

八、工作保障

26.队伍保障。按照“双带头人”资格条件要求配好支部书记, 同时要配齐配强支部委员会成员。

27.阵地保障。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建立党员教育实践服务基地。使用统一的活动场所标识和制度。党组织标牌悬挂在醒目位置,室内上墙制度简明规范,一般为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党内生活等基本制度。党务公开栏设置规范,公开内容简单明了。30.经费保障。上级党组织划拨的党建工作经费、下拨的党费专款专用。严格执行学校财务管理有关制度,经费管理使用规范。

28.工作台账。“三会一课”和工作记录台账资料记录完备。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年终工作总结、特色工作等台账资料健全完善。党员花名册、党费收缴等台账资料建立完备。

九、附则

本标准由党委组织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