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教育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理工师说]张仁军:学识渊博、有情怀的“多面教授”

2018年01月09日 18:19  点击:[]

 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旅游管理系主任、MBA导师张仁军教授,是一个多面的人。从一个乡镇中学教师到留美博士后,他是一个好学的人;每年的科研积分都在学院名列前茅,他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他是教职工活动的策划担当和主持担当,还是教工足协的会长,这是一个活跃的人;他会在端午节带着同学们去看萤火虫、找松鼠,也是一个爱玩、会玩的人;他连续几年深入乡村,带领当地农民一起创业,更是一个有情怀的人……这位教授到底有多少面?一起来揭秘!
 

重庆理工大学MBA名师专访:“多面教授”张仁军

张仁军(右一)与同学们一起做活动

  从乡镇教师到留美博士后 缘起于一位家长的“暴击”

  “读完学士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读完博士做博士后!”这一听就是一个超级“学霸”一路读书的理想路径。不过,张仁军的这条路,走了20多年,最初的缘起来自于一所乡镇中学办公室的一次“尬聊”。

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在民间蔓延,最典型的口头禅就是“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这样的思潮,影响了很多人对“读书”的态度。1995年的一天,在南充的一所乡镇中学,地理老师张仁军受到了来自一位家长的“一万点暴击”!

  这位领着孩子退学的家长对他说:“你一个老师,每个月收入还没有我一个月收旧家具来得多……”当时的这所中学,40%的学生流失,有的年级已经两班合一班,老师中也有不少选择“下海”经商。

  张仁军有点郁闷!读书怎么可能无用?他不相信这样的论调,他告诉自己:“如果一个人读书无用,那只能证明他还读得不够多!”那一刻,他决定自己来验证这一道理。

  经过努力的备考,1996年,张仁军成功的考取了四川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他来到重庆理工大学(当时的重庆工学院)工作,后来又于2003年考取了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博士,并于2008年留学美国,攻读博士后。

  兴趣的力量!带你找到面包也找到快乐

  提到多年的发展经历,张教授说:“感觉人生的每一个转折都不是刻意!我这一路走来,很多决定感觉是受生活所迫,但是幸运的是我一直在做我感兴趣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是受兴趣驱使的。”

研究生期间,张教授公开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分析南充的城镇体系”,就来自他非常喜欢的一门课程“人文地理”的课程延展。因为感兴趣,所以钻研起来丝毫不觉压力。同时,在学习之外,他还不断的通过自学Get新技能。

  在电脑还未大面积普及,“网上冲浪”还存在与概念中,Windows还未问世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自学计算机,并尝试编程、开发系统了。这些经历,都为他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果然!几年后他读博的专业就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成为了他主要的研究方向。在读博期间,张教授又对旅游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包括最后的博士论文,都是与旅游息息相关。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观察的人,好多次出门旅游,都看见很多景区的游客十分拥挤,导致了游客游玩质量不高、安全问题频发、植被设施破坏严重等诸多问题。所以我就觉得,这些景区所谓的游客容量的计算,对实际的指导意义并不大,根本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数字。回来之后,我就在思考,是不是可以做一个更为严谨的容量分析系统呢?”

  2007年,张仁军发表了论文——《景区游客容量研究微观仿真分析实证研究》,提出通过从游客活动行为出发,结合地理信息,推演游客在景区的动态行为,从而预测性的给出游客在景区的时空分布,为景区客流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此后,张仁军还作为项目主持人,完成了《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景区游客容量分析》、《基于游客空间行为模拟系统的景区游客容量研究》、《可试验的景区游客容量管理方法研究》等项目研究,其中《可试验的景区游客容量管理方法研究》获得重庆市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它会带你找到面包,也找到快乐!”

重庆理工大学MBA名师专访:“多面教授”张仁军

  变则通,不变则衰!唯有改变才有“升”机

  2001年,张仁军成为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变!变!变!

他是一个喜欢变革的人,坚信“变则通,不变则壅;变则兴,不变则衰;变则生,不变则死。”当时的旅游管理专业,正面临着不变则衰的局面。

  “当时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旅游行业越来越好,但是旅游专业却越来越差!2000年左右,很多高校的旅游专业都直接砍掉啦,不招生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在以前,旅游专业主要培养的是两类人:酒店服务员和导游,因为那时候我们国民旅游的很少,大多数都是接待境外来的游客。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2000年以后,我们国人旅游的越来越多了,到今天更是普遍得不得了。所以旅游服务的人群发生了改变,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我们的教学模式、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都必须要改革。”

  张仁军接任旅游管理系的系主任后,着力于教学改革,并申报了“重庆市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改革后的旅游管理专业,更关注于“目的地管理、运营、投资”等方面。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几年旅游业已经步入爆发式增长期。虽然目前旅游市场仍然以“观光旅游”、“中短距离旅游”为主,但是旅游市场结构升级是大势所趋,将逐渐向休闲度假旅游过渡。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现在大家出游,不仅关注的是目的地的自然、人文等资源情况,还会综合考量目的地的交通、居住、行程、服务、安全等多方面因素。因此旅游行业的“蓝海空间”还有很大,对具有综合素质的旅游管理、策划、运营、服务人才的需求量也是巨大的。

  唯有改变,才有提升的机会!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不仅体现在本科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也是一样。

 “就说我们重理工的MBA教育,如果说早期是从‘我们有什么’的角度出发来考量,那么近几年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从‘社会需要什么’的角度去考量了。所以除了早期理工大学几个强势学院如管理学院、会计学院支撑下设立的优势专业方向,近几年有逐步开设了金融投资、创投管理等方向。

选择旅游管理方向的学生,比起几年前也有明显的上升。很多都是原本就在旅游相关行业的人,随着旅游行业的结构发展变化,市场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发出了改革的声音,因此他们急需要进一步的提升,需要更多的技能和知识。”

  从2010年开始,张教授已经带了7届MBA学生。他和MBA的学生之间,相处更多的像朋友,经常联系,也一起做研究,因为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作支撑,所以大家很容易说到一起,也常常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我带MBA研究生的主要思路就是:尊重学生的兴趣,照顾学生的工作和专业需求,结合我的研究方向和专长,给学生另外的学习视角。另外,MBA的同学我觉得有一点和我很契合的就是,大家的工作、学习都实践联系得非常紧密。我是主张实践出真知的,我认为课题研究也好、学习也好、工作也好,都必须‘接地气’,才能真正获得它的价值。”

重庆理工大学MBA名师专访:“多面教授”张仁军

课堂上的张仁军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是科研的态度也是最有效的学习途径

  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每季度都有科研考核,每次考核,张仁军的分数总在前三,是大家公认的科研达人。迄今为止,他主研完成了《金马湖旅游景区发展总体规划》、《九龙坡区海兰云天风景区旅游规划》、《江津笋溪河旅游发展规划》等项目,正在研究的项目包括《彭水、石柱、渝北等区县土地利用规划局部修改》、《景区规划虚拟试验技术》等。这些项目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和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不少项目都已经“落地”。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认为这是搞科研必须的态度,也是最有效的学习途径。

  我喜欢带着学生“走出去",一方面我认为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课题研究,让理论知识得到应用,让学生觉得‘跳一跳就够得着树上的果实’,这样学习起来更有激情;另一方面,课题研究应该充满爱心与善意,研究成果能够给社会或他人带来积极影响,能看到与付出成正比的影响力,这样学习起来更有动力。”说到这里,他为我们介绍了学院的实践基地建设的始末。

  2014年,作为民进党人士,张仁军在参加一次民进会扶贫工作时,来到了武隆赵家乡。这个地方,既普通又不普通。说不普通,是因为这里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山美水美,有溶洞、有森林;说普通,是因为武隆山区这样的地方比比皆是。在看过这个地方之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张仁军心里浮现。

  张仁军在赵家乡考察期间

  “当时我就想,不都说‘输血’不如‘造血’吗?像这样的地方,要如何‘造血’呢?搞产业化种植,在那样的地方可能收效不大,也不是我专长,那就搞旅游吧!所以当时就想成立一个实践基地,一方面打造一个旅游扶贫的样本,另一方面为我们的本科生、研究生提供一个检验学习成果、验证科研理论的实践基地。”

  打定主意,通过和学校、当地乡镇干部、居民们的多次沟通,2015年初,重庆理工大学乡村旅游实践基地终于建立起来。基地成立之后,张仁军和他的学生频频进山,探索乡村旅游新模式。一方面,他们根据当地的地理情况,做了一些功能规划,在保留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增加部分功能区,设计了一些大地艺术、小品;另一方面,则是说服当地居民进行自主营造。除了指导当地居民改建民宿,热情的大学生们还教他们如何装饰自己的房前屋后,看学生们在他们房前屋后种起山里常见的花,用废旧的农具、破碗做起花艺,居民们都嘲笑“好土啊”!

  “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都是依靠招商引资的政策,比较重投资,但经营者跟居民是隔离的,跟真正的‘乡村’是隔离的,我们认为乡村旅游最重要的核心不是硬件,而是体验,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提供一种让城市人喜欢的、感动的乡村生活,因此我们要让这里不仅有自然风景,还要有民俗风景,还要有文化风景。”

  2015年冬,赵家乡迎来“变脸”后的首秀。张教授组织了30多组家庭,来到赵家村,雪地里优美的凌冻、壮观的雾凇、奇妙的溶洞、热情的居民、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农家小院、淳朴舒适的民宿,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3年来,张仁军和同学们已经和当地的居民打成了一片,一届又一届的同学,在这里留下了不少作品,赵家乡还建立起了微型植物博物馆,居民们自主营造的热情高涨,乡镇干部的管理理念也和往日大不相同,来赵家乡休闲旅游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这个实践基地,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这是老师、学生、当地居民、地方政府共同的舞台,它就像一颗蓬勃的大树,大家聚集到树下,为它浇灌,也在期待自己的那颗果子。”

重庆理工大学MBA名师专访:“多面教授”张仁军

重庆理工大学MBA名师专访:“多面教授”张仁军

张仁军带领学生一起在重庆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实践基地学习

  发现身边的“宝库”抢占树下的先机

  回到MBA教育的话题,张教授表示: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研究,回归原理都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有的时候,发现问题的时间和过程甚至比解决过程要来得漫长,所以MBA的同学其实已经“占了先手”,他们已经站在了树下。

  “其实每个MBA的同学都拥有一个‘宝库’。因为他们身处社会的各个行业,与周围的朋友、同学之间存在各种领域交叉,因此拥有太多的‘试验田’,这对理论的运用、实践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你已经站到了树下,关键看你怎么跳了!MBA能过给大家带来的是更多元的思维模型和更广阔的视野。

  有句话说,一个人手里拿着锤子,看到所有的东西都是一颗钉子。我觉得人不能用一种思维模式去判断所有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多的工具,需要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所以通过MBA的学习,你可以建立从经济学、统计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出发的思维模型,从不同的维度去分析一件事情,这对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MBA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性。我们的MBA项目,探索出了很多的实践方式和经验,这一点是很多本科阶段教育应该学习的。师资方面,MBA的教授,基本上都是在上市公司里做独立董事或者帮一些企业做咨询顾问,是帮企业解决过问题的。我们还经常会请到一些企业家走进课堂,给学生上课。还有深入企业的翻转课堂,根据社会经济热点开办智慧沙龙,还有创业大赛等,我认为这些都值得点赞。”

  唯学习与成长不可辜负 旅游行业“蓝海”等你畅游

  最近,张教授在酝酿两个大计划:一是准备策划、设计一个“重庆旅游智库”,通过对各种大数据的梳理,分析重庆区县旅游市场,并通过月报、季报、年报的形式回馈给社会;二是希望能够组织院校老师、社会专家、行业人士,就旅游热点话题、重庆旅游市场、典型性旅游项目发展等发表评论,集合成为一个评论性的期刊,让大家的思想、智慧得到输出,为重庆的旅游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这两个项目,是另一种形式的实践,当然他带的研究生,也将成为项目成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他还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这个这个队伍中来。他提出:旅游行业格局正在迎来大变革,未来的市场大有可为,这片“蓝海”正等待更多人来畅游。

  “除了本科阶段学习该专业的人群,有很多社会人士也可以通过MBA的方式,在行业认识、国际视野、个人能力方面得到提升。哪些人适合来深造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类:

  首先,旅游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区县管理干部等;其次,从事旅游目的地开发、投资运营、项目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第三,从事城市综合体打造、运营方面的人才,因为不一定去景区才是游玩,城市居民到城市综合体购物休闲,其实也是一种旅游;第四,创业的人群。未来教育+旅游、养老+旅游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创业需求的人可以深入的学习一下。”

  唯学习与成长不可辜负!张教授用20多年时间证明了自己当初说的“读书无用!是因为读得还不够多”,他感谢当年给他的“暴击”的那位家长,这一路走来,“学历”不断拔高,但更宝贵的是“学力”的不断提升。

  他建议更多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开启一段学习的旅程,学习更多“跳跃”的方式,你的潜力由你自己发掘和发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