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科发展动态分析(二)
三、中国行政管理学科发展动态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在行政管理学科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总结三十余年的发展,中国行政管理学科发展动态可总结为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第一,学术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提升,强调本土化和国际化的统一
在我国行政管理学科发展历程中,夏书章始终强调必须坚持“中国特色”、“本土化”的理念,他在文章中旗帜鲜明地指出:“要搞现代化建设事业,就必须建立和健全现代化管理( 包括行政管理) 和实行社会主义法治,我们需要建立社会主义的行政学和行政法学。”他多次指出: “我们既要与国际接轨,又要坚持中国特色。引进不是盲目地、机械地全盘照搬,而应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根据国情、国策进行再创新。”在三十余年发展过程中,我国学者既重视汲取国外先进的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又强调行政管理理论与中国国情的适应、与中国实践的结合。行政管理学科的研究队伍力量逐渐增加,大批教师队伍和研究人员出国深造,丰富了行政管理的国际化视野。因而,在本科院校开办行政管理专业及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时,也要强调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在师资队伍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也是如此。
第二,对行政学理论的一般介绍和评介转向对当前中国行政管理实践中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
行政管理属于典型的应用学科,整个发展过程中呈现明显的问题导向。问题研究既是行政管理学科产生的本源,又是其发展的基础和现实要求。行政管理学科自产生开始就是以问题取向为特征的。正是由于政府规模的日益扩大,政府职能的日益复杂,美国学者威尔逊主张建立一门学问去研究探讨政府应当在多大范围内更有效地发挥其职能。威尔逊和古德诺通过对国家职能与政府职能的比较分析,明确了行政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从而实现了行政学与政治学的分离。泰勒、法约尔等学者积极倡导运用科学管理理论推动政府行政与管理的科学化,主张将官僚组织和行政效率作为行政学研究的重点,行政管理学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一种以问题为本的研究,其学科的重要使命和活动方式就在于对时代提出的行政问题进行解释和分析。行政管理学在我国的发展也体现出问题取向的特质。
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行政改革与发展实践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及时捕捉行政改革过程中重大难点、热点问题并作出解答。正是在这种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很快地在我国发展起来。随着我国行政改革的不断深入,迫切要求行政管理学界为行政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解决日益复杂的行政管理问题出谋划策。从历年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立项来看,以实践问题解决为导向理论研究项目所占比例较大,为政府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明显感觉比较注重学生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把握能力,如大部分毕业论文选题能够结合社会热点或重点问题,问题能力导向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问题解决很好结合起来,在今后的培养过程中,应加大这方面的力度,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环节应紧密结合现实问题。
第三,行政管理学科研究注重顶层设计取向明显
行政管理学科研究内容大部分涉及到政府改革与社会改革,因而加强行政管理研究与推动政府体制改革有着必然的直接联系,行政管理学科发展过程中顶层设计取向叶非常明显。研究中非常重视社会热点问题(包括政府职能优化、行政权力结构的调整、人事制度改革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反复廉政建设、行政法治等),加强政府顶层的政策设计,我国一大批学者的科学理论被政府决策所采纳,为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行政学理论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在不断深化和扩展
研究内容的深化和范围的拓展产生了一批新兴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目前已提出的新的理论课题有:行政文化研究、行政价值研究、行政决策研究、行政生态研究、政策科学研究、经济行政学研究、中国公务员管理学研究、行政哲学研究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国目前处在以经济建设力中心的时期,经济行政学的提出,将格外引人注目,它将在行政学的众多新兴分支学科中处于前沿科学的地位。这也将培养出大批经济行政学的学术人员和师资队伍。
第五,地方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受到高度重视
地方行政管理的研究课题,如县级政府管理研究、乡镇行政管理研究、城市行政管理研究、特区行政管理研究、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研究等都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样,部门或行业行政管理也很受重视,如财政管理与监督机制研究、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政府指导研究、政府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企业行政管理研究等,这方面的研究将进一步扩大行政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也有助于对行政管理理论的深化。
第六,行政管理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已引起了行政管理学界的广泛关注
从高等院校的情况看,在高等院校的行政学本科教学中,普遍开设了高等数学、计算机原理、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等课程。有学者已提出了这方面的研究课题,如:办公自动化与行政管理现代化基础理论研究、计量行政学研究、公共危机决策、管理定量分析等。这方面的研究将是行政管理科学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在教学计划调整过程中,建议行政管理专业可以适当增加定量分析课程,为以后提升学生综合管理能力奠定基础。
第七,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实践性特征越来越明显
行政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在各类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管理部门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既产生于行政管理的实践,又服务于行政管理的实践,这一特点决定了在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是培养合格的行政管理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开办行政管理专业的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体现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研究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专业实践、课内实践与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参与科研课题、基地实习、论文设计等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系统训练,目前国内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明显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升,因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未来行政管理学科发展的另外重要特征之一,也为各高等院校开办和发展行政管理专业以及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专业发展历程还较短,大多数普通本科和民办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教学体系还不完善,实践教学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还存在许多问题,因而必须加大投入保障以及各方面措施,加强交流,突出实践教学的应用性专业特色。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可以借助转型及“双师型”队伍建设契机,加大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比重,通过多种形式来开展行政管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