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增加职业体验,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学业和人生。现就我院基于生涯教育理念进行分类培养的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秉承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有效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思路,并以分类培养、因材施教为主线,全方位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总体目标
(一)、建立全程化、系统化、分阶段、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生涯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分类培养生态圈;
(二)、确立分类培养的三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就业)培养模式、研究型人才(考研)培养模式、国际型人才(出国)培养模式;
(三)、应用型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明显增强,就业率逐年提升,毕业生服务地方建设能力凸显;研究型学生考研率(升学率)逐年提升,能够参与高水平项目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发表论文,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不断增强;国际型学生英语能力增强,了解外国文化,出国率逐年提升。
三、基本原则
(一)科学分类
分类培养的关键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基于生涯发展的分类培养体系构建是指,在分类时贯彻生涯发展相关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特质、家庭背景和社会需要等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类,动态调整(学生选择后可以进行调整)。
(二)注重个性
分类培养要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对学生进行分类后,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就业)、研究型人才(考研)、国际型人才(出国)的不同生涯发展路径,在学校正常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分别为不同类型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各类课外活动,提升不同类型学生的相应能力。
(三)全员全程
分类培养要坚持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全员”是指全员参与,既要整合学工口老师(含班导师)、专业老师、职业生涯规划老师等校内教育资源,也要整合校友、家长和校外专业机构等校外资源;“全程”是指分类培养是一个贯穿大学期间的全过程教育体系,在不同的阶段有相应的任务。
四、主要措施
(一)整体推进措施
1、成立“管理学院分类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和“基于生涯教育的分类培养模式工作室”
分类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学院院长、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学院副院长、副书记担任(教学副院长为工作整体牵头人),成员由学办主任、院办主任、各专业系系主任担任。领导小组负责分类培养体系建设的整体推进。分类培养模式工作室设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负责对过程的监控,对结果的分析评估,对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各专业系成立分类培养工作组,成员由系主任(专业生涯导师)+生涯规划课程老师+班导师+学生助理组成,具体负责分类培养的全面工作;工作组第一责任人为系主任(专业生涯导师)。
2、设立分类培养专项经费
经费专门用于学业及生涯规划教育活动的开展,费用开支包括生涯研究、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室管理、团辅活动、师资培训、各类竞赛活动组织、校外导师聘请等项目。结合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进度,及时办理资金支付。要充分利用学生发展中心举办各种学生自学自助与交流分享活动。
3、启动时间和阶段划分
分类培养启动时间为各专业大二第一学期,一直持续至大四毕业,每年滚动推进。首次从2016级开始,2015、2014级参照执行;分类培养分模式的实施为四个阶段:启动宣传-分类选择-分类培养-结果反馈;
4、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
为了配合分类培养,管理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安排在大二第一学期前5周完成,授课教师安排人力资源管理系教师和管理学院学办教师,课程教师同时兼任分类教学指导教师;
5、构建全方位、多形式的分类培养教育资源平台
■ 建设专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校内网站(分类培养模式工作室负责)
依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和专业机构,学院择机建设建立交互式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校内网站,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 编写分类培养学生手册
编写分类培养学生手册,内容包括分类培养的意义、工作安排、学校学院各类鼓励政策措施,QQ群、微信群号或二维码等。
■ 积极探索微信、QQ等自媒体形式在生涯教育中应用(学办负责,分类培养模式工作室协助)
建立学院的“生涯规划”微信公众帐号和QQ群,利用学生喜欢的自媒体形式推进生涯教育。
■ 加强与专业机构战略合作(分类培养模式工作室负责,学办协助)
学院要加强与“新东方”、“北森”、“新精英”等专业机构的战略合作,链接专业机构资源,支持学院分类培养体系构建,开展分类培养相关研究。
■ 整合校友资源(学办负责,分类培养模式工作室协助)
依托学校校友会,整合毕业校友资源,制度化开展“博士校友论坛”、“留学校友论坛”和“校友生涯论坛”,积极推进建立“校友企业职业体验营”,建立一支覆盖学院所有专业的 “校友职业生涯导师”队伍。
(二)阶段任务
1、启动宣传阶段
编号 |
任务内容(形式) |
对象 |
负责单位 |
实施时间 |
备注 |
1 |
主题班团会:要求在班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说明分类培养的意义,对分类培养教育体系进行说明。 |
大二各专业 |
学办负责,班导师协助 |
大二第一学期 前2周 |
|
2 |
学生情况调查:重点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基本情况 |
大二各专业学生 |
工作室牵头,各系工作组负责 |
大二第一学期 前2周 |
|
3 |
生涯讲坛2-3场: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设生涯规划与学业规划的讲座。 |
大二各专业学生 |
学办负责,工作室协助 |
大二第一学期 前5周 |
重点是生涯发展选择相关内容 |
4 |
“博士校友论坛”、“留学校友论坛” |
大二各专业学生为主、各专业所有学生 |
工作室负责,学办、各专业系协助 |
大二第一学期 前5周 |
重点介绍学术研究、出国各方面情况 |
5 |
专业机构、职能部门家长考研说明会、出国留学说明会 |
大二学生家长 |
学办负责,工作室、各专业系协助 |
大二第一学期 前5周 |
|
6 |
分类培养学生手册 |
大二各专业学生 |
工作室负责,学办协助 |
大二第一学期 前5周 |
|
7 |
微信公众帐号和QQ群:利用学生喜欢的自媒体形式推进生涯意识的普及。 |
各专业所有学生 |
学办负责,工作室协助 |
长期 |
|
8 |
学子沙龙:邀请在考研、就业和出国方面做得较好的同学和校友举办沙龙活动分享经验。 |
各专业所有学生 |
学办负责,工作室协助 |
长期 |
|
9 |
咨询服务:邀请学校GCDF\BCC对学生生涯发展问题进行专业咨询服务 |
各专业所有学生 |
|
长期 |
|
2、分类选择阶段
编号 |
任务内容(形式) |
对象 |
负责单位 |
实施时间 |
备注 |
1 |
职业生涯测评:由各班班长组织学生在线完成。 |
大二各专业学生 |
班导师负责、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老师协助 |
大二第一学期 6-8周 |
|
2 |
集中咨询服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老师就分类培养中的生涯发展问题进行专业咨询服务。 |
大二各专业学生 |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老师负责、班导师协助 |
大二第一学期 6-8周 |
|
3 |
举办生涯决策方法专题讲座和工作坊:工作室选派教师举办生涯决策方法专题讲座和工作坊,帮助学生科学选择生涯发展路径 |
大二各专业学生 |
工作室负责 |
大二第一学期 7-9周 |
|
4 |
建立班级生涯档案:按班级建立学生生涯发展电子档案,由班长制作本班分类情况汇总表。 |
大二各专业学生 |
班导师负责 |
大二第一学期 10周 |
|
3、分类培养阶段
编号 |
任务内容(形式) |
对象 |
负责单位 |
实施时间 |
备注 |
1 |
生涯讲坛: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设生涯规划与学业规划的讲座。 |
各专业所有学生 |
学办负责,工作室协助 |
每学期2-3场 |
形成系列 |
2 |
讲座“专业教师在分类培养中的定位和作用”:介绍专业教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独特作用,提升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生涯理念”的自觉性,激发专业教师参与分类培养的热情。 |
全体专业教师 |
工作室 |
|
|
3 |
生涯视角的“实习”:鼓励学生在各类实习实训环节中,除了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还要注意观察认识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的要求,以及职业发展路径和职业环境等生涯发展要素。 |
各专业所有学生 |
各专业系负责 |
各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时 |
|
4 |
校友企业职业体验营:以职业认知和职业体验为主要目的的短期实习。 |
应用型(就业)学生 |
各专业系负责 |
每年暑假 |
|
5 |
“博士校友论坛” |
研究型(考研)学生 |
学办负责,工作室、各专业系协助 |
每学期2-3场 |
形成系列 |
6 |
“留学校友论坛” |
国际型(出国)学生 |
学办负责,工作室、各专业系协助 |
每学期2-3场 |
形成系列 |
7 |
“职场精英校友论坛” |
应用型(就业)学生 |
学办负责,工作室、各专业系协助 |
每学期2-3场 |
形成系列 |
8 |
数学、英语专项辅导班 |
研究型(考研)学生、国际型(出国)学生 |
学办负责,工作室、各专业系协助 |
大二第一学期10周后--大四第一学期 |
与理学院、外语学院和“新东方”等专业机构合作 |
9 |
数学、英语学习小组:以专业为单位,组成数学、英语学习小组,选择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担任辅导教师,定期组织测试和试题讲解 |
研究型(考研)学生、国际型(出国)学生 |
各专业系负责 |
大三第一学期--大四第一学期 |
|
10 |
学生进科研项目:省部级项目原则上要吸收3-5名本科生参与 |
研究型(考研)学生 |
各专业系负责 |
长期 |
|
11 |
职场技能工作坊系列 |
应用型(就业)学生 |
工作室负责,学办、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协助 |
大二第一学期10周后--大四第一学期 |
形成系列 |
12 |
学子沙龙:邀请在考研、就业和出国方面做得较好的同学和校友举办沙龙活动分享经验。 |
各专业所有学生 |
学办负责,工作室协助 |
每学期2-3次 |
沙龙分三个系列进行 |
13 |
压力管理和情绪管理讲座:主要针对考研复习和出国考试复习处于“瓶颈”期的学生 |
大三学生 |
工作室负责 |
大三第二学期 |
|
14 |
咨询服务:邀请学校GCDF\BCC对学生生涯发展问题进行专业咨询服务 |
各专业所有学生 |
工作室负责,学办协助 |
长期 |
|
4、结果反馈阶段
编号 |
任务内容(形式) |
对象 |
负责单位 |
实施时间 |
备注 |
1 |
分类培养档案完善:由各班班长组织学生完成。 |
各专业所有学生 |
各系工作组 |
每学期 18-20周 |
|
2 |
各类信息、素材的收集整理:对分类培养过程中的各类典型材料(如案例、统计数据、影像图文等)的收集整理。 |
各专业所有学生 |
工作室牵头,各系工作组协助 |
长期 |
|
3 |
相关科学研究:围绕分类培养模式,展开跟踪调研和相关教研、科研活动。 |
各专业所有学生 |
工作室负责 |
长期 |
|
4 |
考研学生校友帮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考研学生,成立校友专项基金,采用资助+无息借贷的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研究生学费。 |
各专业所有学生 |
学办负责 |
长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