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要求,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优势,在研究生院的支持下,管理学院第一期“鸿鹄大讲坛”研究生学术沙龙于2022年5月31日上午,在至善楼407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围绕“文旅融合视角下西南地区乡村振兴推广典型案例分享”进行交流与研讨,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惠红、副教授杨光明、广告学系博士杨昌军、研究生辅导员熊一如,以及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广告学专业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党员共计20余人参与了此次沙龙,沙龙由管理学院研究生党员严平文主持。
沙龙伊始,旅游管理专业惠红老师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为题,从文旅融合的内涵、问题及实现路径进行分享,她从重庆理工大学的文化元素引入,结合实际案例“一品云燕花语”,用问答互动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亲切交流。她针对目前文旅融合实现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要遵从“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找准旅游与乡村振兴之间的最佳契合点,结合当地特色,善用符号、循循善诱,与广告专业相结合,通过艺术点缀和文创来提升乡村影响力。
接着,旅游管理专业杨光明老师以“需要”为主题词,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剖析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九个创新方式。他提出乡村旅游是根据时代不断变化的,旅游之所以发展,源自于人们的需要,包括心情需要、健康需要、温度需要、食品需要等九个方面,不同的旅游类型对应着不同的游客需求,在旅游发展中要精确抓住客户需求,以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根基。
随后,广告学专业杨昌军老师从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的角度,以平台建设为突破,回答了“乡村振兴内容如何能被看见”的问题。他谈到要想将新媒体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就要密切关注消费者和旅客的需求,去挖掘人们所追求的“真实感”,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真实记录乡村生活、展示乡村美景、创造百姓想象,从而提高人们的内心认同与向往。
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此次沙龙主题展开研讨。2019级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杨庆发表所感,她认为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旅游是锦上添花,她以武隆木根村为例,提出针对田园综合体的推广,要保证第一产业,顺势而为,抓住机会。2020级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周泓伶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期为大背景,以资源型酉阳花谷景区为案例,为我们展示了如何挖掘资源型景区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宣传扶持,强调了旅游开发中应重视其文化内涵。2021级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吴铜从自身经历出发,用真实且朴素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乡村振兴成功案例武隆区赵家乡,他提出针对旅游开发,应发现现存问题,利用优势资源,抓住文化内涵,基于可行性来创新思维。2018级广告学专业本科生陈思哲谈到乡村发展的根本是基本产业的完善,他以北碚区偏岩古镇和联手四川美术大学进行大改造的东升村为例,论述了产业支撑和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他指出新媒体是乡村振兴的推动力,要充分利用每一个信息传播者,扩大信息影响力。2019级广告学专业本科生姜世敏指出可以采用直播与旅游相结合的方式,将新媒体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直播准入门槛较低,通过对农户进行培训来创造宣传推广内容,将新媒体与本地产业特色相结合,同时也要关注消费者需求。
讲座尾声,研究生辅导员熊一如老师对本次沙龙进行总结。她指出此次沙龙有幸邀请到旅游管理和广告学专业的三位专家来共同探讨文化、艺术、科技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在差异性的思维碰撞中擦出了新的火花,所谓文化兴农,不仅是要实现农民物质生活富足,更是要实现精神文化富裕,电视、广告、新媒体是推进乡村建设的有效手段,有助于乡村振兴的传播效果和长尾效应。与会同学也结合自身专业和实际案例积极参与研讨,希望此次沙龙能够引发同学们的进一步思考,通过学科交叉和渗透,共同助推乡村振兴。
沙龙现场
旅游管理系主任惠红做沙龙分享
旅游管理系副教授杨光明做沙龙分享
广告学系博士杨昌军做沙龙分享
与会同学分享交流
研究生辅导员熊一如总结发言